双赢彩票【典型案例】“政法二十二条”白皮书护企案例回顾

  定制案例     |      2025-03-31 10:03

  双赢彩票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间,被告人杜某某、费某某为非法牟利,通过被告人鲍某某向被告人何某某、洪某某定制软件、设备,并将该软件、设备加装到自己承包的某网络技术公司网点的自动扫描称重系统中,通过该软件自带的修改快件重量功能,规避某快递公司运费计费规则,以此偷逃应向该快递公司支付的运费。被告人杜某某以此方式骗取该快递公司运费人民币200余万元,被告人费某某以此方式骗取该快递公司运费人民币37万余元。

  本案作案手法隐秘,危害后果严重,对快递产业健康发展和快递企业正常经营均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快递企业存在诸多管理薄弱环节:

  对加盟商的服务管理需要持续改进。加盟商通过公司提供的软件设备自行称重、集包,在此过程中,能够运用的监管措施仅有软件设备的实时上传功能,一旦软件设备的实时上传功能被破解,则难以保证数据上传的线

  对快递件的计费规则需要持续优化。经了解,公司制定的运费计费规则以某一重量为界,主要是3公斤以下、3-10公斤和10公斤以上,不同范围内的计费差距较大,对集包运输的仅复核总重量,为不法加盟商偷重提供了空间双赢彩票。

  对犯罪线索的发掘需要持续改善。根据相关人员反馈及偷重设备在不法渠道的大量扩散,不难发现,类似本案的偷重情况并非个例,但已被发现并追究责任者较少,公司内部督查需要继续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法治服务保障,更好地防范经营风险、规范行业生态,特向辖区内快递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线下监管,填补管理漏洞。建议快递企业定期或者不定期回访加盟商的客户,向其核对快递称重数据,对加盟商的称重软件设备进行检查,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偷重加盟商加大处罚力度。

  优化计费规则,压缩套利空间。建议快递企业在制定快递计费规则时考虑可能存在的漏洞,尽量缩小计费的重量区间,同时可以采取抽查等方式加强对集包运输的重量复核管理。

  注重线索发掘,防止犯罪蔓延。建议快递企业针对本案暴露出的问题,通过比对客户举报、复核数据、网络巡查等方式,收集梳理涉嫌犯罪的线索和证据双赢彩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间,梁某某在明知没有粘贴式绿色食品商标生产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委托他人为某某果蔬专业合作社制造粘贴式绿色食品商标。2023年7月4日,公安机关将梁某某移送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本案涉案金额较小,部分假冒绿色食品商标尚未附在商品上进入流通领域,鉴于梁某某具有自首等从轻、减轻情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同步梳理曾经参与介入的假冒“练塘茭白”地理标志案、假冒“白鹤草莓”农产品地理标志案等案件,发现部分合作社为牟取非法利益,打着“白鹤草莓”“练塘茭白”的招牌,对外销售草莓和茭白产品,导致相关品牌的声誉、商业价值面临受损风险。

  品牌声誉存在受损风险。地理标志产品严格限定产地和质量,需要长期投入积累口碑,具有极大品牌价值。地理标志权利人不注册商标双赢彩票,商标权若归属他人,可能使产品质量、售卖渠道缺乏管控,进而严重影响品牌声誉和相关产业发展。

  无商标导致保护方式受限。地理标志权利人无法取得对应商标权,将极大降低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能级,丧失商标权所具有的集刑事、民事、行政于一体的保护力度。

  知产权利保护意识不足。目前地理标志均为无偿授权相关市场主体使用,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也缺乏商标权的支撑,显示出权利主体在商标保护意识、维权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

  为深入贯彻“检察护企”工作方针,加强青浦区地理标志保护,更好维护权利人、消费者双重利益,推动“白鹤草莓”“练塘茭白”“青浦薄稻米”等地理标志规范化、品牌化融合发展,建议如下:

  构建立体保护体系。一是以青浦检察院、法院、知产局签订《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框架协议》为抓手,整合行政、司法合力,加强对地理标志权利人的维权指导,包括诉讼、协商的提起、举证等。二是履行检察职能,善用行刑反向衔接机制,推进市场监督部门对冒用地理标志侵权行为推进行政处罚。

  完善权利矩阵。尚未注册商标的地理标志权利主体,建议从强化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知名度、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意识、加快申请注册集体或证明商标、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等多个角度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

  2023年12月1日,被告人童某某发现被害单位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的软件中存在系统漏洞,即使用银行卡充值可以在未实际扣款的情况下获取软件内的“钻石”。后被告人童某某使用本人及借用的他人手机号码注册的共计十一个账号,在未实际扣钱的情况下,使用上述充值方法窃得价值人民币约50万元的软件内“钻石”,并使用上述“钻石”以直接兑换、抽“盲盒”等方式获取手机、包袋等物品,再转售给他人后获利人民币24万余元。

  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本案中发现,涉案公司在软件系统维护、用户身份核实、内部审核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疏漏,需要引起重视。具体如下:

  软件系统维护不到位。涉案公司作为该软件的实际运营和控制者,对该软件平台具有安全维护、管理的责任。但因重大疏漏,导致在案发时间段内出现未实际扣款但软件内显示虚拟财产已增加的漏洞,使得网络财产处于暂时无法监管或监管无效的状态,从而引发了本案的发生。

  对用户的身份核实不完备。童某某发现涉案公司运营的软件系统漏洞后,通过借用的共计十个手机号码进行账号注册,注册成功后仍能使用自己本人银行卡进行虚拟“充值”。涉案公司在该过程中并未对上述账号的身份情况进一步予以核实,导致其有机可乘。

  交易流程审核机制不完善。涉案公司在对软件运营过程中,在用户注册、充值、付款等关键环节时,并无完善的审核机制,导致在案发当日出现漏洞后的约三小时内,频繁被人利用漏洞完成交易,同时缺少与交易结算机构的沟通,导致未能及时察觉未实际对犯罪嫌疑人银行卡进行扣款的情况,严重增加公司实际经济损失金额。

  为持续深化“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有效提升辖区内相关企业管理水平,减少类似刑事案件的发生,现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加强企业软件的安全维护及日常管理,通过增加人员、升级系统、优化异常订单提示等方法,加大系统安全日常维护和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可能的系统漏洞。

  完善注册用户的身份审核。建议对新注册用户的身份情况加大审核力度,完善用户身份档案,核查用户基本信息、银行账户等各类信息的校验工作,避免非本人使用、冒名使用他人账户的情况。

  健全交易流程的内部审核机制。建议企业进一步健全涉交易环节的内部审核机制,设置专人对大额交易订单进行审核,同时加强与交易结算机构的沟通与对接,确保及时掌握交易情况。